拜仁世俱杯夺冠难度分析_拜仁世俱杯夺冠队史首获六冠王
朋友们好!今天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拜仁世俱杯夺冠难度分析的深度解析文章,同时解答拜仁世俱杯夺冠队史首获六冠王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欧洲足球赛事愈发激烈,各大俱乐部为了争夺荣誉,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为德国足球的领头羊,拜仁慕尼黑在众多赛事中表现亮眼。而在即将到来的世俱杯上,拜仁能否夺冠,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夺冠难度、对手分析、自身实力等方面,对拜仁世俱杯夺冠之路进行深入剖析。
一、夺冠难度
1. 世俱杯赛制
世俱杯采用小组赛、淘汰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共八支球队参赛。小组赛中,每支球队需要与其他三支球队交锋,争夺小组出线权。淘汰赛阶段,胜者晋级下一轮,直至决赛。相较于其他赛事,世俱杯赛程紧凑,对球队的体能和战术调整要求极高。
2. 强敌如云
在世俱杯的历史上,豪门俱乐部如巴西的桑托斯、阿根廷的河床、墨西哥的美洲等均曾夺冠。近年来,非洲俱乐部也在世俱杯上崭露头角,如埃及的阿尔阿赫利、尼日利亚的凯尔特人等。面对这些实力强劲的对手,拜仁要想夺冠,难度不言而喻。
二、对手分析
1. 小组赛对手
拜仁所在的小组,竞争对手包括南美解放者杯冠军、非洲冠军联赛冠军和亚洲冠军联赛冠军。这些球队在各自联赛中均具备较强的实力,拜仁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淘汰赛对手
淘汰赛阶段,拜仁可能面临的对手有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南美解放者杯冠军、非洲冠军联赛冠军和亚洲冠军联赛冠军。这些对手在各自联赛中均占据统治地位,拜仁要想在淘汰赛中过关斩将,需要具备出色的实力和战术调整能力。
三、自身实力
1. 球队阵容
拜仁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阵容,球队中有多位世界级球星,如莱万多夫斯基、基米希、阿拉巴等。球队还有众多年轻球员,如萨内、格纳布里等,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2. 教练团队
拜仁的主教练弗里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他擅长战术布置和临场调整。在弗里克的带领下,拜仁在德甲、欧洲冠军联赛等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体能与战术
拜仁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出色的体能和战术执行力。球队注重防守反击,善于抓住对手失误,快速发动进攻。在世俱杯上,拜仁需要发挥这些优势,以应对强敌。
拜仁世俱杯夺冠之路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拜仁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充分的准备。只要球队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相信拜仁能够在世俱杯上取得优异成绩,为球迷带来更多惊喜。
2013年恒大进入世俱杯踢了几场就被拜仁拿下了
1. 在2013年的世俱杯上,广州恒大首先与非洲冠军队进行了四分之一决赛。
2. 紧接着,恒大迎来了与欧洲冠军拜仁慕尼黑的二分之一决赛。
3. 根据赛事安排,亚洲和非洲的冠军需要先进行四分之一决赛,而欧洲和南美的冠军则直接晋级半决赛。
4. 比赛中,拜仁迅速占据了优势,对恒大形成了压制。
5. 开场仅4分钟,里贝里边路突破,张琳芃犯规,拜仁获得角球,但拉姆的射门高出横梁。
6. 比赛的前10分钟,场面基本被拜仁控制,成为了拜仁的半场进攻演练。
7. 11分钟时,埃尔克森的射门被范比滕挡出,恒大的角球未能制造威胁。
8. 16分钟,拜仁在禁区前沿多次传递,最终蒂亚戈射门打中立柱。
9. 19分钟,黄博文犯规,里贝里任意球射门偏出。
10. 22分钟,又是拉姆在右路发起进攻,克罗斯的射门同样击中横梁。
11. 慢镜头显示,皮球击中横梁内沿,落地时正打到门线上。
12. 之后,里贝里在禁区内倒地,但主裁判未判罚,法国球星表示不满。
13. 半场结束前,曼祖基奇头球摆渡,蒂亚戈射门被挡出,里贝里补射破门,拜仁1-0领先。
14. 下半场刚开始,恒大错过反击机会,穆里奇的射门打在边网上。
15. 拜仁很快扩大比分,格策的射门绕过门将入网,拜仁3-0领先。
16. 恒大队在比赛后期也获得得分机会,但荣昊的射门偏出。
17. 最终,广州恒大0-3不敌拜仁慕尼黑,结束了世俱杯的征程。
18. 广州恒大队出场名单:19-曾诚;5-张琳芃、6-冯潇霆、28-金英权、32-孙祥;37-赵旭日(77分钟,7-冯俊彦替换)、16-黄博文(46分钟,33-荣昊替换)、10-郑智;15-孔卡、9-埃尔克森、11-穆里奇。
19. 拜仁慕尼黑出场名单:1-诺伊尔;13-拉菲尼亚、17-博阿滕、5-范比滕、27-阿拉巴;21-拉姆、6-蒂亚戈、7-里贝里(72分钟,11-沙奇里替换)、39-克罗斯(58分钟,8-马丁内斯替换)、19-格策;9-曼祖基奇(75分钟,14-皮萨罗替换)。
1-2!亚冠冠军遭逆转+出局,无缘世俱杯4强,拜仁5天后出战
北京时间2月4日晚22点,世俱杯迎来第二场比赛的较量,由亚冠冠军蔚山现代对阵中北美冠军墨西哥老虎大学。最终蔚山现代以1-2遭到逆转,无缘半决赛,连续第二次无法前进一步,十分遗憾,而老虎大学则在半决赛对阵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帕尔梅拉斯。
作为韩国K联赛的劲旅之一,蔚山现代上赛季自从首轮拿到平局之后,此后豪取一波9连胜的战绩,复制2012年夺冠的神迹,队史第2次问鼎亚冠冠军,并列亚冠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之一。
这是蔚山现代第2次参加世俱杯,上一次是2012年,但在6进4的淘汰赛中不敌中北美冠军蒙特雷,无缘4强,随后5到6名决赛又输给东道主球队广岛三箭。
对比蔚山现代,墨西哥老虎大学则是第一次参加世俱杯,因此两队此前从未交过手。
开场第18分钟,两队才完成第一脚射门,金址泫抽射被挡出。第24分钟,金基禧禁区前点头球破门,帮助蔚山现代1-0领先。
面对一球落后,老虎大学疯狂反扑。第37分钟,吉尼亚克门前接到队友头球摆渡推射入网,帮助老虎大学1-1扳平比分。
上半场补时第4分钟,金基禧防守时手球违例被判点球,随后吉尼亚克主罚命中,帮助老虎大学2-1反超比分。
下半场易地再战,第57分钟,蔚山现代后场长传,尹比加兰插入禁区停球转身倒钩破门打进,但因越位位置接球而被吹无效,比分还是1-2。
第61分钟,老虎大学传中被封堵,吉尼亚克补射被门将没收。第76分钟,富尔亨西奥后点抽射打偏,蔚山现代逃过一劫。最终蔚山现代没有追平比分,最终一球惜败被淘汰。
这是蔚山现代继2012年之后再度无缘世俱杯半决赛,球队无缘创造新 历史 。按照赛程安排,蔚山现代还要参加5到6名决赛,对手在杜海勒和阿尔阿赫利之间产生。
其中首次参赛的墨西哥老虎大学队,打进半决赛,将对阵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帕尔梅拉斯,而欧冠冠军拜仁则直通半决赛,将在5天后出战,具体比赛时间是2月9日,对手在东道主杜海勒和非洲冠军阿尔阿赫利之间产生。
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南美足球没落已成为事实。本文从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层面举例说明南美足球没落的现状,并对导致现局面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注:这里拿“南美球员”和“欧洲球员”,以比较两者的方式进行讨论。非洲球员和其他地区(比如墨西哥等)球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球员层面
表1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得主
以上是金球奖评选对非欧洲球员全面放开的1995年开始的历届金球奖获得者。25次评选结果为,欧洲13人次,南美11人次,其余洲1人次。欧洲和南美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仅对比“每年的足坛第一人”显得说服力不够。
那么接下来统计金球奖前三名球员分布(注:从梅罗双骄开始的2008年作为分界线,分成两个时间段统计)。
表2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前三名名单(注:蓝色字体为欧洲球员,红色字体为南美球员,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员)
仅从数据表面看,后一段时期南美球员人次反而增多,看似“南美球员没落”的观点不成立。但是,2008年—2019年是梅罗双骄时代,梅罗分别是南美和欧洲最强球员,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排除梅罗,前三名中的剩下一人便可认为是当时的“世界第三人”。结果这个 “世界第三人”的名誉争夺中,欧洲12人次明显强于南美的2人次 。也就是说 2008年到至今,几乎梅西一人在为南美足球撑场面 ,南美足球人才凋零(顶级球星)不可阻挡。
当然,这种简单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样本数量极其有限,只拿极少数顶尖球星进行了比较,还有毕竟是欧洲机构举办的,从效力于欧洲各联赛的球员中评选,因此 对南美球员“不利及不公平” ,但即便如此能在大体上反应欧洲和南美球星的人数和实力对比。
更有说服力作法是,统计1995-2019年所有金球奖候选人的总得分(总票数),再进行比较和分析。但这个工作量较大,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故未进行。
那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比于欧洲球员,南美球员的一大优势是“足球灵性” ——令人羡慕的天赋,眼花缭乱的技术,匪夷所思的动作,激情奔放的个性,自由散漫的自律,这些都是很多南美球员特有的标签。而 这种特性更适合在“散养式”的足球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提高 。随着足球产业化的越来越成熟,“军事化式”的青训系统和培养方式越来越普及和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更适合相对“呆板,笨拙,注重团队”的欧洲球员,而不适合于南美球员。
因为 不少南美好苗子们年纪轻轻就被欧洲球探挖走,在“另一个足球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 ,可能有利于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成材率。但是换个视角,这些并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南美球员,或者至少在 这种培养模式下,南美球员的上述特性会受到遏制 。自己的特点得不到施展空间,同时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跟欧洲球员进行成长竞赛。 这种“扬短避长”的方式只能让南美球员的综合能力愈发平庸化,与欧洲球员的PK中逐渐处于弱势 。
另外,非洲球员加入欧洲国籍,欧洲媒体更热衷于“包装”本地球员等,这些也是导致南美球员“没落”的客观因素之一。
2.俱乐部层面
上世纪80,90年代 的丰田杯,欧洲冠军杯冠军PK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足坛两大势力的最强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呈旗鼓相当之势 。但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包括后来的世俱杯,欧洲俱乐部的战绩明显优于南美俱乐部。把过去40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成4个阶段,欧洲俱乐部:南美俱乐部的冠军次数比依次为4:6,6:4,7:3,9:1。 欧洲从开始的4:6逐渐逆转至最近的9:1,提示欧洲俱乐部对南美俱乐部的实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
表3 1981年—2020年丰田杯(后改为世俱杯)冠军(注:蓝色字体为欧洲俱乐部,红色字体为南美俱乐部)
这一原因最好理解,因为 一旦南美球员打出优异表现,马上被欧洲俱乐部买走 。区别是,特别优秀的球员被欧洲豪门俱乐部买走,普通优秀球员被欧洲二三线俱乐部买走。相当于大部分南美一流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挖走,南美俱乐部球员整体水平下降。最终结果是俱乐部层面 “欧洲冠军PK南美冠军” 呈现出 “欧洲一流球员+南美一流球员 PK 南美(极少数的)一流球员+南美二流球员” , 比赛胜负的大概率结果可想而知 。
3.国家队层面
上世纪的98世界杯为止,世界杯冠军次数为“欧洲8次,南美8次”平分秋色。新世纪从02开始到18的五届世界杯,欧洲夺冠4次,南美夺冠1次, 现欧洲以12次领先南美的9次 ,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近四届除了14阿根廷打进决赛却憾失冠军, 南美球队甭说决赛了,打进半决赛都相当费劲 。再者,南美能算得上一流强队的也就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算半个),数量上无法与欧洲抗衡。欧洲除了五大联赛国家队,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克罗地亚等球队也有相当的纸面实力和实际战斗力。 欧洲的强队数量明显多于南美,从概率角度,欧洲的世界杯成绩优于南美也是理所当然的 。
表4 近5届世界杯四强(蓝色字体为欧洲球队,红色字体为南美球队,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队),从表4可见,02巴西夺冠后的4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完成四连冠,并且“4冠3亚6四强”碾压南美的“0冠1亚2四强”。
除了南美球队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劣势,不可忽视的一点有, 当大家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相当时,国家队以某一,两支俱乐部为主要框架打造阵容和打法时更容易出成绩 。比如德国(拜仁),意大利(尤文,米兰),西班牙(巴萨,皇马),等。巴西,阿根廷,法国这种俱乐部弱势的世界杯冠军,主要是 夺冠当时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明显优于其他球队 。而屡屡让球迷失望的英格兰和荷兰,与英超俱乐部(争冠集团球队数量最多)分散缺少主辅,荷甲俱乐部(深受博斯曼法案危害)没落人才外流,导致缺少供国家队参考的“俱乐部模板”有一定关系。而南美球队其俱乐部被欧洲俱乐部“挖空”,缺少能够胜任“国家队骨干”的国内俱乐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队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实战效果 ,国家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军”,球队实力和成绩必然受不利影响。
上述现象变化的共同根本原因一个字就是“钱”。欧洲靠经济优势吸纳足球人才,配备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辅助项目,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南美足球在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维度层面均落后于欧洲足球 ,而以目前的情况,这种局面大概率往恶性循环模式发展。因此,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美足球的持续没落将无法避免 。
图1 两个欧洲人“姆巴佩PK哈兰德”会不会成为接下来足坛“双骄”?
好了,拜仁世俱杯夺冠难度分析和拜仁世俱杯夺冠队史首获六冠王的分享到此结束,下次再见!